欢迎来到广州颐福居养老院有限公司!
关注公众号!
联系电话
020-83586999 18929534640养老院 选什么样的好
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“421”家庭模式的逐渐形成,居家养老已不再是安度晚年的主要形式。养老产业的发展,以及休闲养老、异地养老、养老公寓、养老地产、养老卫星等新理念的不断涌现,预示着日益多元的养老时代已经来临。其中,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可能成为未来机构养老的理想模式。
医养结合让人安心养老
挑选养老院,除了要看整体经营模式外,医疗养护方面更是不可忽视。尤其是高龄老人,身体或多或少都有疾病,“医养结合”的需求相对突出,靠近优质的医疗资源、就医方便,就应该成为评估的重要围度。
那么,什么是“医养结合”呢?“医”是指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,“养”是指养护、照料服务,“医养结合”最大的特点是为老人提供及时、便利、权威的医疗服务,并让老人享受到良好的专业的养护、照料服务。实践证明,人到老年,身体对于医疗方面的要求非常多,因此不解决好“医”的问题,也就不能算真正解决了“养”的问题;如果没有“老有所医”来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,所谓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”就很难实现。
“医养结合”的模式,首先是各种养老机构的工作模式。发展“医养结合”的模式,最终实现老人在养老机构中养老,除了老人的衣食起居得到照顾外,其身心健康还应得到关照,小病小痛可以在院内就医,慢性病在院内康复和理疗,甚至可以在院内刷医保卡……“医养结合”不但让老人免去了就医难、就医烦的问题,而且还有医生来定期查房、护士随时巡视,可以对老人的病情进行跟踪诊治;对突发疾病能够及时发现、及时救治,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。
“医养结合”是养老服务的提高和新理念,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。这种养老模式不仅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、精神心理服务、老年文化服务,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,如医疗、健康咨询、健康检查、疾病诊治和护理、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。
考察养老院别忘了看细节
老人入住养老院的原因很多,即便是自理老人,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,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也在减弱,而对于生活失能、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说,选择养老院时更要注重宜老细节。
一家高品质的养老院需要具备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良好的硬件环境。要考察整体公共空间是否宽敞,能否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,是否有能满足户外运动的园林,室内运动的各项设施是否完备,采暖方式能否满足老人对不同季节的需要等方面。此外,以下宜老细节也直接关系到老人的生活质量。
楼与楼之间是否有风雨连廊:风雨连廊的设计,能够将楼与楼有效连接,使老人不必顾忌户外天气的好坏,在室内行走即可从容到达院内各个区域。
电梯间是否方便医疗担架进出: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的特殊需求,如突然发生意外,狭小的电梯不能进入担架,如果耽误对老年人的及时救治,后果不堪设想。因此,医院用电梯设计最适合养老院。
钝角家具: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身体实际状况,很容易发生跌倒。如果家具为直角设计,会增加老人跌倒时被磕伤的危险,因此家具的钝角设计非常重要,圆弧形的钝角设计会有效减小老人跌倒时的二次伤害。
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:老人在卫生间里发生风险的几率非常高,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老人的安全。例如卫生间内部地面与外面连通地面必须平坦无阻碍,坐轮椅的老人才能自如出入;卫生间的门最好是推拉门,一旦老人在卫生间摔倒,不会堵住门,救援人员可以顺利施救,更不会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。
此外,在选择养老院时还应关注餐桌的桌腿是否会阻碍轮椅,抽水马桶是否全自动,以满足老人上身扭转半径变小的需要,院内是否配有24小时紧急呼叫装置等,这些都是考察一个养老机构的重要内容。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从居住感受上也有更为明确的需求:独立的居住单元是首要条件,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,为老人能享受有尊严的养老生活奠定基础。而公共空间的设计更是要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出发,让老年人不要长时间呆在家中,经常与邻居交流,可以锻炼老人的表达能力,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,并且会有效地减轻老人的孤独感。例如,养老院可以拿出整个一层楼当老人活动的公共区,设立书画室、活动室、阅览室、上网中心、台球室、舞蹈室等,供老人全天使用。每个楼层也都要为老人设置公共休息区、用餐区,让老人有与人交往的欲望,多多结识新的朋友,让自己心情愉悦,不再感到孤独。
综合型养老机构的选址一般考虑三方面的影响因素:环境、交通和配套设施。从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的调查可以看出,一些较大的综合老年社区通常靠近城市周边的城乡交界处,或者在远郊。其位置既有相对宜人的居住环境,又有城市快速路或轨道交通能够方便到达。一些养老机构为了方便老人出行和亲友探望,还专门设置班车往返于社区与轨道交通站点或公交车站之间。
目前,养老机构选址总体分为郊区与市区两类,优势各不相同,可因老人需求而定。郊区养老院一般位于山清水秀的地方,良好的绿化环境让老人身心愉悦,许多老人爱到郊区养老,正是喜欢那种空气新鲜的惬意与舒适,郊区养老机构一度成为一线城市老人退休后养老的首选之地。
但是,这种远离喧嚣的郊区生活也为老人带来了诸多不便。对于身体较差、需要高级别护理与医疗需求相对较多的老人来说,周边医疗设施不健全而距离市区又太远的客观条件,为守护老人身心健康埋下了重大隐患;特别是高龄、半自理甚至不能自理的老人,不仅就医难,子女探视也不方便,长此以往,子女与老人之间的亲情变得越来越淡薄,寂寞和孤独会成为另一个摧毁老人健康的无形杀手。如今中国老人的生活有别于以往,对养老生活的要求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,无论是就医、体检,还是购物、休闲、文化、活动等都有更高的需求。
市区中的养老院一般以市区核心配套为自身优质资源,同时便捷的交通也为老人就近看病、儿女探望等提供了方便。而目前城市养老院以传统福利院为主,大多数是公立性质,床位十分紧张,有的城市养老机构“一床难求”,足以体现现今城市中的公立福利院入院之艰难。
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,非福利性质的养老机构也可以选址城市的中心地区,将城市中心的优质资源与养老行业对接与整合,更贴近子女亲朋,方便子女与亲友经常来探望,利于亲情交流,维持情感温度;贴近优质医疗资源,最大限度上方便老人就近看病的需求。另外,贴近城市中心生活配套,无论是外出购物、游玩还是休闲等,交通都非常方便,便于老人经常外出,不脱离自己熟悉的社区生活。